近年來,衡水市高新區大麻森鄉東桃園村挖掘整合地域文化與鄉村資源,打造特色文旅鄉村,畫好百姓幸?!巴膱A”,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。


為整治村容村貌,該村抓住建設美麗鄉村的機遇,著力改善人居環境。2016年以來,該村硬化了39條胡同,在街道兩側種植國槐、木槿、法桐等樹木6000余棵,在房前屋后建成了多個小果園,培育“美麗庭院”示范戶20多家;清挖小西河道1500米,拆除河邊違建460平方米,建設防護墻400米;按照徽式建筑風格改造沿街立面,粉刷墻面22000多平方米,小村莊一點點變了模樣。


近幾年來,按照“統一規劃、統一布局、統一實施、統一運營”的工作思路,東桃園村完成了全村耕地100%流轉,在此基礎上,以“打造現代花海產業、發展鄉村旅游”為目標,積極壯大集體經濟增長點。同時,充分利用路網、林網、河道等各類資源,精心設計鄉村旅游精品線路,重點打造了8個村級主題公園,構成“一步一景、兩季有果、三季有花、四季有綠”的“江南小鎮”風景,并成功納入衡水高新區精品旅游線路。


東桃園村在村西建成了鄉村振興民宿示范區,充分利用鄉村閑置房屋和勞動力優勢資源,將原來鄉村“一日游”和最初的“農家樂”,逐漸升級成城市郊區的休閑度假、健康頤養和深度體驗為主要內容的田園民宿綜合體,讓鄉村旅游更加多元化,吸引更多游客全面體驗游玩樂趣。


文化是一個村莊的內在魅力,更是一個鄉村最美的風景。東桃園村傾力打造村民中心文化陣地,成立了鑼鼓隊、歌舞隊等文藝隊伍,每到特殊節日都會舉行文藝匯演;每年端午節、重陽節,他們為全村65歲以上的老人包粽子、包餃子、演節目,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;每年暑假,他們還會為村里考上大學的學子發放獎學金,激勵他們牢記家鄉父老囑托,立志成才、建設家鄉;村里制定了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制度,使各項事務有章可循,形成良好的村風民風。


經過近幾年的持續建設打造,東桃園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實現了水清岸綠、魚翔淺底的生態美景,“國家森林鄉村”“河北省鄉村旅游重點村”“衡水市文明村鎮”等榮譽也紛至沓來。如今,走在東桃園村這片土地上,一項項富民產業不斷壯大,一縷縷文明新風浸潤群眾心田,村民們正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。